天山網訊(通訊員劉文萍報道)走進第四師六十三團,展現在眼前四通八達、平坦潔凈的柏油路上,南來北往的車輛川流不息、行人絡澤不絕,如今,一個“縱橫沙漠、連接內外,交通發達、輻射四周”的現代化公路網絡正在給團場帶來經濟的繁榮,使團場到處凸顯出欣欣向榮、團結和諧發展的好勢頭。
  60年建團初期的第四師六十三團,沒有一條像樣的道路,都是土路坑窪不平,車輛行走在上面不是顛簸不堪,就是揚塵蔽日,職工出趟門灰頭灰臉,十幾公里路就要坐車幾小時;還有些鹽鹼翻漿路、沙塵路經常會把行車陷進去,遇到這種情況就成了人推車。過去的路讓職工們吃了不少出行困難、信息閉塞的苦頭,也由於交通不便,嚴重束縛了團場經濟的發展。如今,該團的道路狀況得到徹底改善,形成了以東西榆三公路、南北霍都公路為大動脈貫穿周邊團場和鄉鎮的柏油路,搭建了走出團場的便捷之道,使該團走向了市場;同時,該團以通連公路為網絡,把柏油路修到了連隊,職工的家門口,形成了四通八達的團內公路網絡體系,將職工和外界緊密聯繫在了一起。如今,該團11個農業連隊100%實現了柏油路到連、到戶。
  道路交通為該團經濟的跨越提供了平臺,為職工群眾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一些畜禽、瓜果及農產品源源不斷地流向市場,成為富民、富團的支柱產業。過去外地客商由於交通困難不願來,現在卻爭相來團場投資興業。道路交通使團場職工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日子越過越紅火,讓處於旮旯角的六十三團一下子光鮮起來。
  道路交通改善後,西瓜種植成為該團職工致富的支柱產業。六十三團位於塔克爾.穆庫爾沙漠腹地,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光熱資源豐富的優勢使該團西瓜外觀亮澤、瓜瓤沙紅、味正甘甜。過去交通不便,職工們只敢種植些糧食類,經濟類如打瓜、油葵等耐儲存的產品,西瓜只能自產自銷小面積種植。如今道路建設為職工群眾搭上了致富快車,他們抓住時機大做西瓜文章,種植面積逐年遞增,由過去百十畝上升到現在的幾千畝,並打出了自己品牌系列,現在該團的“紅沙王”西瓜已獨占伊犁西瓜市場鰲頭。
  “現在的路好,到團里來拉西瓜的商販也多,我種植的40畝西瓜早早上市賣完,畝純收入達到了3000餘元,現在已播上了油葵。剩下的時間我還可以用其他方式掙錢,這樣到年底,收入一定不會少。”三連職工陳玉海對筆者說。
  近年來,該團職工即抓自己農田作物種植收入,又巧抓空間“時間差”,作物收穫後打工掙錢,年年收入都不菲。
  “道路通、交通好,職工的信息也靈了,腦子更活了,都能抓住時機掙錢”,該團十二連連長許智強說。
  道路建設不僅解決了職工群眾出行難的問題,還解決了職工群眾生產上的難題,他們再也不怕自己收穫的產品拉不出去。如今,發展特色種植,既增加職工收入,又引來四方客人,前景很可觀的種植已成為該團職工群眾的首選。
  過去交通不便,職工只能盯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如今藉著良好機遇,該團黨委多方招商引資9.8億元,已在團場建起了年加工能力5萬噸的沙林油脂廠、錦宏科技金屬硅廠、金惠眾滴灌帶廠、沙林葡萄釀酒廠等7家企業。在團部中心黃金地段總投資2200萬元,建起總面積8000平方米集餐飲、購物、娛樂休閑為一體的、可提供就業崗位116人的商業步行街,並以團幸福路、人民路為中心建起了各種類型的商鋪近百家的商業區。同時,一些職工還利用團場道路交通、獨特氣候和伊犁河谷、水庫沙漠風光辦起了農家樂。這些事業的蓬勃發展,大大推進了團場第三產業的發展,不斷提高了職工的經濟收入和生活品質,促進了團場的繁榮和經濟社會發展。
  路好,給團場生存條件帶來大為改善,富裕起來的職工們都把自己掙得錢用來在團場購樓番很多人還用上了高檔傢具。目前,該團有80%以上的職工都搬進了團部新建的樓房裡。
  公路通,百業興。走進六十三團人們都有著共同的感受:購物越來越方便,環境越來越美,信息越來越暢通,職工住房是越來越好。傳統商業與現代商業的交匯融合成就了團場五彩斑斕的商貿景象;外資企的引進、生態林業發展、農業新技術的開發和利用、團場“三化”建設……產品流通銷售已成為該團經濟運行、職工致富的引擎,為團場贏得了更多的關註和資本。如今,一個以工業和農林牧開發、商貿貿易、物流以及集旅游觀光、休閑娛樂服務等行業快速發展,具有現代城鎮氣息的團場正在這沙漠荒灘上雛形、崛起。2013年全團完成生產總值(GDP)50210萬元(現價),較2012年增長29.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5410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8600萬元(其中工業完成增加值15610萬元,增長43.8%;建築業完成增加值2800萬元,增長17.1%),第三產業增加值6200萬元,分別較上年增長22.5%、38.7%和34%。三次產業結構比為50:37:13。  (原標題:六十三團道路為團場經濟註入活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r86vrtx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