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政文
  近一個時期,美國在東海、南海等問題上頻頻對中國發力。而日本、菲律賓、越南等國也一再挑起事端,向中國叫板。人們越來越擔心,中美之間是否會爆發“第三方衝突”。
  所謂“第三方衝突”,是指因第三方因素導致的兩國間直接衝突。新中國成立後,中美間幾次軍事對抗和較量,都在第三國領土上展開,都可理解為“第三方衝突”。導致這類衝突的根源,在於兩國核心利益的對抗和衝突。無論是“抗美援朝”還是“抗美援越”,從根本上講,中國都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國家核心利益。要避免“第三方衝突”,關鍵是防止其中一方或雙方對彼此戰略意圖和戰略行動的誤判及錯誤應對。
  人們擔心中美間可能爆發“第三方衝突”,主因在於奧巴馬政府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在不少中國人看來,該戰略是想借日本、菲律賓等國之手,利用一些領土主權紛爭,在我周邊製造亂局,干擾和破壞中國的周邊環境,阻撓中國崛起勢頭。但其危險在於,美國未必能掌控好火候,亂局而不破局。如果因美國一再慫恿,周邊個別國家鋌而走險,突破我戰略底線,我必將斷然出手。此時美國若不出手,其將信譽掃地,喪失盟主地位;若出手應對,則可能導致中美之間的“第三方衝突”。
  中美要進一步加強危機管控,避免新的“第三方衝突”,首先必須進一步明確兩國關係的戰略定位。中美關係已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但美國國內對中美關係的定位卻比較糾結。美國在冷戰後的最大戰略困惑就是,應如何面對崛起的中國?2013年中美達成構建“不對抗、不衝突,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共識。而這一目標需中美相向而行,且行且珍惜。
  其次,必須進一步明確兩國戰略底線,包括彼此的利益、目標和政策底線。美國作為守成大國,它需要在全球範圍竭力維護其既得利益;而中國作為崛起的世界性大國,正常的邏輯結果就是國家利益空間的不斷拓展和延伸。兩者如何保持利益動態平衡,尤其是如何處理利益衝突,關鍵是做到彼此的戰略透明與利益的清晰。中國處理中美關係的政策底線非常清楚:維護自己的利益,尊重對方的利益,擴大共同利益。中方無意挑戰美國的全球主導地位和現存國際體系,歡迎並接受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建設性存在。而美國首先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和承受力,接受中國崛起的現實,最大程度地從中國崛起中受益,同時尊重中國在亞太的合理存在與重大關切。
  第三,必須進一步規範兩國的戰略互動。確保中美關係健康有序持久發展,需加強制度建設,制定雙方都能接受的游戲規則。必須有確保中美關係穩定的運行機制,特別是進一步加強戰略對話,並保持領導人的接觸與對話。中美已進行5次戰略與經濟對話,特別是2011年首次增加戰略安全對話內容,對構建穩定的中美關係有重要意義。去年以來,中美領導人包括軍方高層的互動頻繁,這對雙方從戰略層面增加互信,消除疑慮,避免誤判,管控分歧,守住中美“不對抗、不衝突”的底線,防止發生新的“第三方衝突”,意義十分重大。▲(作者是南京陸軍指揮學院教授)
(編輯:SN09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r86vrtx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